English

一支不走的队伍

1999-02-1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倪迅 我有话说

日前,记者来到河北省衡水市南午村镇,正赶上镇上的科技大集,集上卖书、唱戏、看病、卖种子、科技咨询、免费写春联,应有尽有,我们也随着熙熙攘攘的农民群众赶了一趟热闹的集。

有一景让人看得心动,只见几里长的集上几步一个书摊,居然每个书摊前都围着好几层风尘仆仆的农民读者,有不少人身上还带着泥土,好像才从地里赶来。他们如饥似渴地翻看着一本本农业科技图书。

东北角村的农民张建军在找种苹果的书,他种了100多棵苹果树,收成不大好,他想从书里找找办法。他说,书里有理论,我自己有实践,实在看不懂的就去问科技人员,他们有经验。有了科技书和科技人员,我们农民搞种植就有指望。

农民爱科技、爱读书,自觉地学科技,靠科技致富,这是衡水市实施“文化扎根工程”带来的新气象。在衡水,“三下乡”对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促使“三下乡”为常下乡,为农村培养一支不走的文化、科技、卫生队伍。衡水市把文化扎根由部门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进而变为社会行为。“三下乡”是为提高农民素质“输血”,但一年送几次,送完就走了。只有让文化在农民中扎下根,才能变“输血”为“造血”。

衡水市把为农村基层培养人作为文化扎根的重点。冀州市根据当地的种植特点,培训农村科技骨干10万多人次,使他们基本掌握了小麦春管、抗虫棉种植、玉米高产与食用菌高产栽培等先进技术。在这个贫困的地区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姬菇生产基地和北方较大的天鹰椒生产基地,彻底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农民相信眼见的事实,科技人员就耐心引导,使农民从相信科技种田,进而迷上科学技术,这样的事例在衡水村村都有很多。

说到科技下乡,武邑县的农民告诉记者,“科技招手停”真解决问题。每到农忙时节,县里的农技人员就开着摩托车,在各村的田间地头巡视。谁种地遇到问题,随时可以求援,只要看见招手,摩托车一准儿停下来,当时就帮着解答。

衡水市把科技人员的职称、特长、业绩、电话号码公布出来,供村民参考。科技人员定向扶持农户,从种、管,到收、售实行全程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现在衡水市共有近8万农民聘请2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家庭科技教师。林果科技人员还与果农签订技术承包合同,规定果品增长率要达到10%以上,好果率要达到90%以上。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每一条规定都超标了,果农乐开了怀。

把农村文化活动同农村中心工作和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有的村利用秧歌,文艺演出的形式布置种棉花,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形式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吸引的人自然就多,群众不仅不感到枯燥,而且很乐意看,往往效果很好。

为了使更多的人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衡水市组织鱼水情艺术团到各乡镇演出,在演出的同时,还辅导当地文娱积极分子。给农村留下一支不走的文艺队伍。

衡水市委副书记郭华说,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没有文化发展作后盾,所追求的小康只能是短腿、畸形,暂时的、不完善的。“三下乡”靠一年送几次远不能解决农民对文化科技卫生的渴求,只有为农村培养一支不走的文化、科技、卫生队伍,才能使文化扎下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